1. 0512-52681203
      18  
      成套屠宰設備制造商
       
      歡迎來到通達的網站!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分割
       
      肉類
       
      屠宰車
       
      首頁 > 新聞中心
       
      生豬屠宰行業全景圖
      2021/7/8

      未來潛力:受傳統消費習慣影響,豬肉成為國人最主要動物蛋白攝入來源,約占到國人肉類消費的60%。經歷數十年的高速發展,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帶動豬肉需求量持續增長,在2014年達到需求量峰值,此后2015-2018年需求量逐年小幅下降。

      中國豬肉需求量已經趨于飽和,后續雖有縣鄉居民人均消費量提升的推力,但存量市場也面臨老齡化帶來的飲食習慣改變和牛肉、羊肉等其他替代品的沖擊。

      ▌生豬屠宰產業鏈全景圖

      豬價對比:中國豬價處于全球較高水平

      多因素導致中國豬價高于國際水平。中國豬價在全球主要豬肉生產國中處于較高水平,與主要出口國美國相比,中國近4年生豬價均高于美國同期80%以上。

      中國豬價高于國際水平,主要原因在于:1)國內玉米、豆粕價格貴于海外,綜合飼料成本偏高;2)養殖技術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,飼料轉化率、母豬生產能力均偏低;3)養殖規;潭热匀黄,家庭農場生產效率不高。

      豬肉進口量占需求比重極低。雖國內豬價遠高于國際豬價,但中國豬肉進口量相對仍然有限,16年中國豬價高點也僅進口162萬噸豬肉,僅占當年國內總需求的2.9%。走私的數量難以統計,但預計占比仍然不高。

      豬肉進口量難以提升的原因或在于:1)中國禁止進口含瘦肉精的肉類,而部分豬肉生產國允許使用瘦肉精,可供進口的總量相對有限;2)進口肉需冷凍運輸,冷鏈運費貴,且冷凍肉價格較鮮肉有明顯折價,疊加關稅影響,導致進口利潤空間相對有限。

      商業模式:賺取價差為屠宰企業利潤來源

      屠宰企業賺的錢實際上是生豬-豬價之間的價差,當豬價上漲時,生豬價先上漲,豬肉價滯后上漲,且由于終端需求穩定&畜禽肉替代,豬價上漲幅度將低于生豬價幅度。

      因此,當豬價進入上行區間,生豬-豬價之間的價差會縮小,降低屠宰企業的利潤空間,豬價下行則增厚屠宰企業的利潤空間。

      此外,大型屠宰企業具備較強實力,在賺價差外可通過淡儲旺銷、產銷區調運、進口豬肉分別賺取季度價差、區域價差、國際價差。

      盈利周期:盈利能力與豬周期反向波動

      豬價漲跌具有明顯的周期性,歷史上基本是按照3年至4年一個周期運行。近年來,隨著生豬養殖規;潭戎鸩教岣,受價格影響的生豬產能波動有所減弱,豬周期出現延長趨勢。屠宰價差與豬周期有緊密關聯,屠宰企業盈利能力基本與豬周期反向波動。

      產品結構:冷鮮肉正逐步替代熱鮮肉

      熱鮮肉仍為市場主導。熱鮮肉、冷鮮肉主要供應居民日常餐飲,存在較強的替代關系,長期趨勢是質嫩味美、營養價值高的冷鮮肉取代沒經過冷卻排酸、易污染的熱鮮肉。冷凍肉則主要用于肉類食品加工,少部分用于居民消費,主要是屠宰企業在淡旺季之間調節。2015年,熱鮮肉、冷鮮肉、冷凍肉分別占市場的55%、25%、20%。

      冷鮮肉需求有望加速釋放:雖冷鮮肉占比正逐步提升,但較發達國家90%的比重仍明顯偏低,未來得益于渠道變革推動&傳統觀念改變,冷鮮肉需求有望在低基數下快速增長:

      1.冷鮮肉因全程冷鏈及具有品牌溢價而適合現代渠道銷售,熱鮮肉加工簡單、價格便宜而適合在農貿市場銷售,隨著城市化不斷推進,現代渠道憑借貼近社區的天然優勢,將逐步承接豬肉消費需求,加速冷鮮肉對熱鮮肉的替代。

      2.由于傳統習慣,消費者認為剛屠宰的熱鮮肉最為新鮮,消費者對冷鮮肉認可度低源自冷鮮肉優點宣傳不到位,隨著國家和領先企業加強宣傳推廣&消費升級激發需求,消費者將逐步建立消費冷鮮肉的習慣。

      渠道結構:農貿市場為最主要渠道,現代渠道占比逐步提升

      農貿市場作為傳統主流渠道,雖占比正趨于下降,但仍為豬肉最主要銷售渠道。2015年,農貿市場、酒店餐廳、現代零售商、零售店渠道分別為56%、18%、17%、8%。

      農貿渠道是傳統流通渠道,需求量大,但價格要求敏感,難以獲得產品、品牌溢價,適合走量來降低企業整體運行費用。零售店、商超作為現代流通渠道,不僅未來發展潛力最大,且體現企業議價能力,利潤更為豐厚。

      ▌行業市場格局分析

      行業屬性:規模效應明顯,寡頭壟斷應是趨勢

      生豬屠宰行業產品高度同質化,原材采購、銷售渠道完全市場化,具有“成本領先戰略”屬性。若刨除收豬、賣肉環節,屠宰成本可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,固定成本主要是設備及廠房折舊,可變成本包括人工成本、檢驗檢疫費用、水電費用等,固定成本約占生豬屠宰成本的20%,可變成本約占80%。

      理論上而言,大型企業通過先進的屠宰設備可大幅放量,最大限度攤薄單頭屠宰固定費用,并以規模效應、管理精細化壓縮人工、運輸等可變費用,從而更好的控制成本。

      此外,屠宰場具有污染大的特點,這也要求區域內屠宰場盡量少,以便治理環境,疊加食品安全方面的考慮,政府有足夠動力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。

      綜上,從成本及環保角度出發,屠宰行業規;、寡頭化應是發展趨勢,這也符合海外成熟市場的發展路徑。以美國為例,生豬屠宰集中度極高,CR5高達74%,龍頭史密斯菲爾德市占率就高達26%。

      競爭格局:份額高度分散,產能嚴重過剩,整合升級空間巨大

      市場格局高度分散:2016年全國生豬屠宰總量6.85億頭,其中定點屠宰場屠宰量3.07萬頭,規模以上定點屠宰場屠宰量2.09萬頭,行業龍頭雙匯屠宰量僅0.12億頭。

      從屠宰量分布來看,屠宰行業份額高度分散,龍頭雙匯市占率僅1.8%;規模以上定點屠宰市占率30.5%。定點屠宰企業市占率僅44.8%,仍有50%以上的市場被私屠濫宰所占據。

      行業產能嚴重過剩:16年定點屠宰企業開工率僅30%,領先屠宰企業產能利用率多在20%-60%,領先企業尚有大量先進產能閑置,說明屠宰全行業產能仍處于嚴重過剩的狀態。

      在定點屠宰企業中,落后產能占比較高,僅10%屠宰場實現全機械化,70%屠宰場仍為手工屠宰。綜合來看,國內屠宰行業正處于洗牌期,優秀企業有望脫穎而出,引領行業整合升級。

      競爭態勢:規模以上企業整體占比長期未出現提升

      近9年來看,規模以上定點企業屠宰量占全國屠宰量的比重在30%-35%,并未出現提升大趨勢:

      1)農貿為主的渠道結構不適宜冷鮮肉放量:冷鮮肉市場容量并不足以消化規模以上屠宰企業產能,規模以上屠宰企業很大比例冷鮮肉產品需在農貿渠道走量,產品在價格競爭中處于劣勢。

      2)地方保護導致渠道拓展受限:由于歷史原因,本地屠宰場與政府關系較緊密,長期存在一些地方借市場準入之名,搞地方保護的現象。這對于集中屠宰的規模以上屠宰企業而言,很大程度限制了銷售網絡的擴張。

      3)規模企業屠宰成本高于小企業:小屠宰場受益于行業規范、管理制度不完善,固定資產投入少并規避各項費用,而規模屠宰企業在檢驗檢疫、環保治污、設備購置上存在較大的投入,屠宰綜合成本高于小企業。

      競爭態勢:規模以上企業內部正快速整合

      從屠宰內部結構來看,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從2012年1.47萬家下降至2016年1.12萬家,規模以上定點屠宰企業數量從2012年4,585家下降至2016年2,907家,降幅高達37%,說明規模以上屠宰場平均規模出現了較大提升,市場份額仍在持續向領先屠宰場集中。

      政府采取政策減少屠宰場數量以提升行業集中度,借此加強行業監管及提升行業經營效率;規模以上屠宰企業面臨經營環境大致相同,領先企業規模優勢發揮更明顯,加速規模以上企業內部優勝劣汰。

      格局變遷:從四強爭霸走向一超多強,雙匯彎道超車奠定龍頭地位

      從過去10年看,主要屠宰企業生鮮肉收入均有所增長,但除雙匯實現跨越式發展外,僅有龍大、中糧肉食等個別中小企業有所成長,雨潤、眾品、新希望、順鑫等大型屠宰企業增長均不明顯。

      從行業格局來看,雙匯生鮮肉規模持續穩健增長,從07年87億元增至18年241億元,不僅完成對雨潤的超越,還持續拉開與主要競爭對手眾品、金鑼的差距。

      ▌后豬瘟時代:屠宰行業規模萎縮,盈利能力減弱

      非洲豬瘟疫情尚無有效手段抑制,導致國內生豬產能去化明顯,19年8月生豬存欄量、能繁母豬存欄量已分別同比下降38.7%、37.4%,不排除未來存欄量繼續大幅下滑的可能。上游生豬養殖產能下降嚴重將導致生豬屠宰規模大幅滑坡,屠宰行業規模將趨于萎縮。

      伴隨生豬供給大幅下滑,豬價已出現大幅上漲態勢,19年8月豬肉均價約31元,同比+56%,未來1-2年豬價有望繼續沖高。豬價大幅上漲期間,生豬-豬肉價差大幅縮窄,屠宰行業盈利能力將持續壓制在低位。

      后豬瘟時代:疫情促使政策再趨嚴,集中度或進一步提升

      豬瘟爆發以來,農業部連發多項文件,要求堅決關閉不符合設定條件的生豬屠宰企業,壓縮落后產能,嚴厲打擊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,鼓勵優勢屠宰企業整合產業鏈,加快推進生豬屠宰清理整頓和標準化創建,這或意味著屠宰監管政策繼續加碼,中小屠宰場環保、檢疫成本大幅提升,私屠濫宰得到較好整治,龍頭規模效應的優勢將得到更好的體現,有望推動行業集中度中長期加速提升。

      在豬源大幅減少的背景下,屠宰企業收豬難度大幅提升,預計領先屠宰企業屠宰量或出現增長乏力甚至負增長,但集中度仍有望加速提升。


      更 多 新 聞
      地址:江蘇省常熟市董浜鎮 215534
      電話:0512-52681203 / 52681304 / 52686888
      手機:13801570357(徐先生),13862258876(馮先生),
      13801575188(張先生),18021266702(陸先生),18021266706(沈先生)
      傳真:0512-52682299 E-mail: uu@cstd.com.cn
      ©版權所有:常熟市屠宰成套設備廠有限公司
      蘇ICP備07506917號
      免费观看18禁无遮挡真人网站_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一级毛片在线看_亚洲18 网站在线观看